在選礦廠的整個選礦流程中,磨礦作業成本占相當大的比例,而作為磨礦作業的重要設備—球磨機,其磨礦細度是影響其選礦指標的主要因素之一。磨礦細度的大小會直接影響精礦品位的高低與產品的回收率。因此,如何提升球磨機的磨礦細度成為控制磨礦作業成本的重要環節。那么,在進行磨礦作業時,是不是磨礦細度越細越好呢?

在實際生產中,一些選礦廠為了提高選別效率,自認為磨礦細度越細越便于選別作業,殊不知,這種認知反而導致選廠流程誤走了多彎路,不僅導致選別回收率大打折扣,還白白增加了選礦中的投資、運營費用。
事實上,每種礦石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可磨性與可選性。若磨礦粒度過粗,金屬礦物與脈石或有害元素分離不夠充分,從而導致精礦品位和回收率都低。但若磨礦粒度過細,雖然有用金屬礦物與脈石或有害元素得以充分分離,但也會造成較多難以分選的微細礦粒,此時就容易出現“磨礦過細”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有用金屬礦物會白白隨水損失掉,不但降低了精礦品位和回收率,而且還做了無效的、不必要的磨礦作業,大大增加了球磨機的消耗,進而增加選礦成本,影響選礦經濟指標。
經過重重試驗及項目實踐,我們發現,即便磨礦至細粒度,回收指標也并不一定高。因此,磨礦細度越細越好,這個傳統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針對磨礦細度方面,選礦技術還指出,磨礦細度通常由選礦試驗來確定一個佳的磨礦粒度范圍。所以,無論磨礦過粗還是過細都是不行的,只有適合的磨礦細度才是實現有用金屬礦物與脈石或有害元素分離的必要選礦條件。

所以,在選擇磨機設備方面,選礦技術建議,選礦廠在選擇球磨機時應根據選礦廠自身生產需求,按照礦石的性質來擬定磨礦細度需求,依此選擇合適的球磨機型號。但是由于許多選礦廠并沒有明確的磨礦細度需求,所以多礦主仍不能選到合適的磨機設備。鑒于磨礦細度都是在無數次的選礦試驗中得出的結論,對于這種情況,在選購球磨機設備時,好將礦石物料及磨礦試驗結果告知球磨機制造商,請人員參考會加穩妥,切勿擅自決定磨礦細度,防止錯誤理論導致生產操作過程中的失誤及安全事故的發生。
因此,選礦廠磨礦設備工作人員應當重視磨礦作業與磨礦設備的選擇,熟練掌握磨礦技術,把磨礦細度嚴格控制在選礦經濟指標的佳方案。